林琪琪掰着指头细数朋友球儿照顾人的小细节:作为宿舍“大姐”,球儿会在买回芒果后削好再递给大家,外出时充当全宿舍“人形导航”;去她家做客,她提前给所有人准备好专属拖鞋牙刷;遇到情感和人生问题,她无条件倾听陪伴,给出建议……林琪琪感叹:“球儿就像我们中无所不能的‘妈妈’,在她面前可以躺平当个宝宝,什么都不用操心。”
“妈系好友”在生活中并不陌生。就职于媒体行业的刘洋分享,自己很喜欢和“妈妈”般的好友相处。她们善于主动照顾对方,让人如沐春风。“和她相处不会让人不舒服,因为她关心你,在她面前可以做真实的自己,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什么都不行”。
除了生活上的贴心照顾,情感和心理层面的陪伴感,也是“妈系好友”辐射给周围人的另一能量。赵晓然的闺蜜文文是个心思细腻的姑娘,每当晓然遇到情感问题向她求助时,文文总会无条件陪伴、倾听,有时候熄灯后,晓然还会跑到文文的床上继续小声聊,甚至晓然男友也会跟文文倾诉一下两人吵架的烦恼,文文总是耐心而理性地回应和分析,让两人恢复平静……赵晓然感慨:“文文的共情力很强,像妈妈般治愈了我,带给我满满的安全感。”
温暖、贴心、无微不至……“妈系好友”往往具备着许多令人舒适的品质,让人们真切地感知友谊带来的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撑。但同时,也有人会觉得,某些“妈系好友”对别人关注的范围太大,如同一个辐射能量过强的小太阳,在体贴之余,有点唠叨和控制,让人感觉不舒服。
林琪琪说,当好友球儿面对另一个关系不错、却“不够成熟”的男生朋友时,球儿就展现出“内心B面”。男孩经常通宵打游戏,爱吃油炸食品,球儿看不惯,便会教育他。“次数一多,虽然知道是为自己好,男生还是忍不住和我们吐槽:球儿像他妈一样唠叨,有点儿烦”。
赵晓丽的室友陈露是个山东女孩,一开始她温暖的性格和“妈妈”般的照顾赢得了整个宿舍的好感。但渐渐地大家发现,陈露有时对别人的关怀和帮助过于紧密,爱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。当大家不听从她的建议时,就会独自一人生闷气。
“陈露在家排行老二,从小不太受重视,但姐姐和弟弟却很依赖她。从上学起,她一直当班长,充当着管理者和照顾者的角色。”赵晓丽觉得,或许是家庭环境和成长轨迹,让陈露习惯于照顾别人,“但她似乎在为别人服务中寻找存在感,被人忽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