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居于全国第9位,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758亿元,“十三五”期间陕西高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16.4%和10.2%。“我们清醒认识到,陕西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还不够高,科技成果转化还不够多,创新优势变成发展优势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。”
今年3月,陕西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,主要是构建从研发到孵化、再到产业化的科创系统,建设立体联动“孵化器”、科技成果产业化“加速器”和创新链—产业链融合“促进器”,推动创新驱动尽快做实见效成势。
据刘国中介绍,秦创原启动建设后,陕西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,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一系列工作指引,积极推动政府、高校、院所、企业、金融机构等各方面参与其中。前一阶段,陕西对科技创新政策举措进行了集中梳理,整合形成了涵盖科技人才、成果转化、企业创新、科研平台、服务体系等5大类70条措施的“政策包”,并将其纳入秦创原平台统一申报、统一受理,“一站式”服务。
一是着力打通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的通道。成立西安交大现代产业学院、未来技术学院,组建8家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由企业、院所联合成立的创新联合体,梳理了1000余项科研成果,现在已经集中开工了32个项目,总投资450亿元。
二是着力打通创新创业与金融支持紧密对接的通道。形成总规模超百亿元的天使、成长基金,引进了10余家孵化机构、创投机构。
三是着力打通科研人员成长为企业家的通道。每年设立1亿元人才引用专项资金,加快建设“科学家+工程师”队伍,组建高水平科技经纪人团队,同时以“项目制”培养高层次人才。
一是聚众智、聚合力,坚持开放建平台,充分动员省内“政、产、学、研、用、金”各方参与,加强同兄弟省份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,积极举办成果展示和投资路演活动,聚四海之气,借八方之力,推动创新要素高效聚合。
二是抓创新、抓项目,一手抓技术研发,加强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多出成果、出好成果;一手抓科创项目、科创企业、科创产业孵化和落地,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动态联动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三是大胆试、大胆闯,在干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,抓好人才服务保障、科技成果评价、市场化金融产品创新等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