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礼·天官》载:“凡会膳食之宜,牛宜稌,羊宜黍,豕宜稷,犬宜粱,雁宜麦,鱼宜苽。”这是古代“食用六谷”的最早记载。讲的是,凡会膳食者,牛肉宜与稻类食物配着吃,羊肉宜与黍类食物配着吃,猪肉宜与稷类食物配着吃,狗肉宜与粱类食物配着吃,雁肉宜与麦类食物配着吃,鱼肉宜与苽类食物配着吃。据此,东汉经学家郑玄注“六谷”为“稌、黍、稷、粱、麦、苽”。
其中,苽即菰米,另有雕胡、茭白子等称谓。菰米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菰的籽实。菰多为野生,生长在浅水沟或低洼沼泽地,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;一般株高1—2.5米,地上茎被叶鞘抱合,部分没入土中,叶片长披针形,冬季枯死;地下匍匐茎纵横,春季从地下根茎上抽生新的分蘖苗,形成新株,并从新株的短缩茎上发生新的须根,腋芽萌发,又产生新分蘖,如此一代一代地繁衍。
如果不被黑穗病菌寄生,菰便会在夏秋季抽穗结籽。花紫红色,顶生圆锥花序,雌雄同株,上部是雌花,下部是雄花。受精后,长出长穗,结成黑色的籽实,呈狭圆柱形,两端尖;剥去外壳,米粒呈白色,经熟制可食用。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有过具体的叙述:“雕胡九月抽茎,开花如苇荺。结实长寸许,霜后采之,大如茅针,皮黑褐色。其米甚白而滑腻,作饭香脆。”
菰米是周代的粮食,用它煮成的饭,颗粒细长,滑而不黏,爽而不干,清香味美。战国末期的诗歌总集《楚辞》,在其“大招”篇中,记载祭祀时“设苽粱只”。楚辞赋家宋玉在《讽赋》中道:“主人之女,为臣炊雕胡之饭,烹露葵之羹。”
到了秦汉南北朝,食用菰米饭仍然较普遍。汉枚乘的《七发》说:“楚苗之食,安胡之饭,抟之不解,一啜而散……亦天下之至美也。”北魏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还介绍了菰米饭的做法:“菰谷盛韦囊中,捣瓷器为屑,勿令作末,内韦囊中令满,板上揉之取米。一作可用升半。炊如稻米。”
正因为菰米在古代粮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用菰米做成的饭不仅充饥果腹,而且芳香甘滑,故博得许多诗人墨客的钟爱。杜甫诗云:“滑忆雕胡饭,香闻锦带羹”;李白诗云:“跪进雕胡饭,月光明素盘”;杜牧诗云:“莫厌潇湘少人处,水多菰米岸莓苔”……凡此佳句,均是对菰米的赞赏。
唐宋以后各朝,粮用菰米逐渐被菜用茭白所代替,能吃到菰米饭已不是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