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TM,即自动柜员机,一般有存取款、查询余额、转账汇款等功能。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,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末,全国ATM机具数量为98.67万台,今年上半年累计已减少2.72万台。曾经,它被称作是银行业“最有用的发明”,24小时自助存取款,解决了客户夜间操作的困扰;对于银行而言,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。但近年来,随着移动支付的流行和现金支付场景的减少,它的“高光”似乎在逐渐褪去。
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,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,ATM机具共有98.67万台,较上季度末减少1.95万台。全国每万人对应的 ATM数量为6.99台,环比下降1.94%。
这并不是ATM机具首次呈现减少态势,通过查阅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各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情况,扬子晚报记者发现,截至2019年末,全国ATM机具为109.77万台,较上年末减少1.31万台;2020年末,ATM机具数量为101.39万台,较上年末减少8.39万台。仅2020年,机具数量就减少了8万多台,ATM机似乎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移动支付业务量保持增长态势。二季度,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673.92亿笔,其中,移动支付业务370.11亿笔,金额117.13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2.79%和10.32%。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获悉,2021年上半年,江苏省银行共处理移动支付业务42.3亿笔,金额21.6万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27.5%和21.7%(不包含支付机构移动支付业务量)。
从使用者的角度,记者了解到,一般用户通过ATM机进行存取款较多,而现在现金支付需求越来越少。在许多地方,菜市场、小摊贩都支持第三方平台扫码支付。一位周女士告诉记者,“前几天同事结婚,居然就三四个人给了现金,其他都是直接手机转账。”
采访中,记者还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,在此前现金使用量没有下降的情况下,学生等年轻人是使用ATM机较为频繁的用户群体。但现在年轻人脱离纸币的速度极快,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又不会使用自助设备,当前ATM机的用户主要是中间年龄段的人群。
2017年上市的恒银科技是ATM机生产厂商,2018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8万。